• 首页
  • 学院概况
    • 领导关怀
    • 学院简介
    • 现任领导
    • 机构设置
    • 师资队伍
    • 导师风采
    • 专业介绍
  • 学院动态
    • 学院要闻
    • 综合新闻
    • 图片新闻
    • 院务公开
  • 党群工作
    • 规章制度
    • 党建工作
    • 工会工作
    • 维稳安全
    • 校体委
    • 院关工委
  • 本科教育
    • 教学动态
    • 教学管理
    • 教学资源
    • 大学体育
    • 国培教育
  • 硕博教育
    • 新闻资讯
    • 硕士点简介
    • 博士点简介
    • 教学工作
    • 文件下载
    • 招生就业
    • 培养管理 
  • 学科建设
    • 学科简介
    • 发展规划
    • 双一流建设
    • 科研平台
    • 科研项目
    • 科研成果
    • 科研团队
    • 荣誉奖项
  • 学生工作
    • 学生管理
    • 思政教育
    • 团学活动
    • 资助工作
    • 心理健康
    • 征兵工作
    • 资料下载
  • 招生就业
    • 招生工作
    • 就业指导
    • 招聘信息
    • 毕业生信息
    • 创新创业
  • 体育文化
    • 团学月报
    • 体育文化人专栏
    • 体育文化人论坛
    • 体育文化人沙龙
    • 体育文化人风采
学生工作
  • 学生管理
  • 思政教育
  • 团学活动
  • 资助工作
  • 心理健康
  • 征兵工作
  • 资料下载
团学活动
当前位置: 首页>> 学生工作>> 团学活动>> 正文
     
     
    吉大学子感受阳戏非遗 倾听老人匠心
    2018-08-25 21:53 体院宣传部 

    (通讯员:陈佳佳)“汝可亿,为妻送汝上京时,长亭话别泪满腮……” 8月25日,吉首大学2018年体院暑假体育文化人“精准三农”社会实践服务团志愿者们在花桥村王老先生家中听到的一段非物质文化遗产具名戏剧《秦香莲》,它是通过一种独特的戏曲艺术形式清唱出来的阳戏。

    王老先生向志愿者们讲述了阳戏在当地的溯源与发展,同时也讲述了阳戏在戏曲领域衰落失传的原因。在他们那个年代,有很大一段时间由于政策的原因禁止唱阳戏,使得这出戏剧比较少见。王老先生从8岁就开始学阳戏,因而阳戏对他而言就是一种执着和坚持,但看着阳戏目前可能面临失传的“风险”,同时觉得也是一种遗憾;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人心浮躁,使人难能沉下心来专研这一传统戏曲,也是大多数人不愿学阳戏的原因之一;在老人的话语中我们听出了满满的落寞,也为阳戏的失传感到可惜。

    图为志愿者倾听老人讲述阳戏文化

    随后志愿者们还一一参观了王老先生阳戏陈年的服装与道具,并了解其类型和用处。王老先生还拿出了一些自己的收藏——亲手抄写的剧本,陈年旧字中是他对阳戏的满腔热情与大量的心血投入。服装与道具更体现阳戏这一传统戏曲的博大精深。

    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一种很重要的文化资源,它的传承不仅需要老一辈人的坚持,更需要新一代力量的弘扬。

    【关闭窗口】
友情链接
中国教育部| 体育总局| 湖南教育厅| 国家体育总局民族体育重点研究基地|

copyright© 2021-2024    吉首大学体育科学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湖南省吉首市人民南路120号 邮编:416000   ICP备案:湘ICP备 05003899号-1